近日,由中國采購與招標網、中國名企排行網聯合組織開展的“2025(第17屆)管道管材招標采購評價推介活動”圓滿落幕,本屆活動圍繞“更專業的招投標服務、更高的服務性價比”的核心主題,通過優化評選流程、升級服務體系,著力構建行業誠信評價體系,樹立優質企業標 桿,旨在推動金屬防腐管道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以特種大口徑防腐管道及高速公路鋼護欄等產品而著稱的濰坊億斯特管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斯特”)在活動中表現搶眼,一舉榮獲“2025管道管材行業領軍品牌”“2025復合管道十 大品牌”“2025管道管材十 大質量標 桿企業”“2025管道管材行業競爭力企業百 強”“2025水利工程管材十 大品牌”5項殊榮,用實力印證了企業在高性能管材領域的領 先地位。
技術筑基,引領行業升級
濰坊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不僅是享譽世界的“風箏之都”,也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工業基地,以裝備制造、化工等產業集群聞名。在這片產業沃土上,億斯特于2007年6月正式創立。公司創立初期即確立了“領 先并專注于鋼材防腐,延長鋼材使用壽命,做綠色制造”的發展戰略。
多年來,在追求卓越品質與技術領 先的道路上億斯特從未停歇腳步。為提升自身競爭力,公司積極引進國際先進設備,先后斥巨資引入日本涂塑鋼管生產線、英國靜電噴涂設備。這些先進設備的引入,為公司產品的高質量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與此同時,公司深知自主研發的重要性,憑借自身強大的技術團隊,自主研發了鍍鋅、冷彎型鋼等 20 余條生產線。通過引進與自研相結合,公司構建了一套完整且先進的生產體系,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更確保了產品的品質與性能,為公司在行業內脫穎而出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億斯特已發展成為擁有資產總額20億元、年綜合生產能力50萬噸,專利技術40余項的大口徑輸水鋼管行業的領 頭羊。公司現有員工300余人,其中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0余人,建有省級技術中心,擁有30多年的鋼材防腐經驗,是水利部認證的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AAA級企業。
此外,億斯特還取得了眾多令人矚目的資質證書和榮譽,先后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等資質證書。在質量與管理體系認證方面,獲得了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GB/T28001 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等。
不僅如此,億斯特還擁有美國 API 證書、美國“UL”“FM”認證、歐盟 CE 認證證書等國際認證。外3PE內熔結環氧防腐鋼管更是憑借卓越性能而獲得3大發明專利,同時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火炬項目、科技進步二等獎等諸多榮譽稱號。
全球布局,服務國家戰略
隨著產品順利通過美國 UL、歐盟 CE 等一系列國際認證,公司成功叩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業務版圖迅速拓展至歐美、日韓等 30 余個國家和地區。
億斯特產品種類豐富多樣,涵蓋外3PE內熔結環氧防腐鋼管(簡稱 TPEP)、3PE 燃氣管道、給水復合鋼管、高速公路鋼護欄等。
每一款產品都凝聚著億斯特人的智慧與匠心。憑借卓越的品質和性能,億斯特在國內外市場上贏得了廣泛的認可與贊譽。
硬核產品賦能民生工程
億斯特的產品憑借過硬的質量和性能,深度參與到眾多國家 級戰略項目中。外3PE內熔結環氧防腐鋼管表現尤為突出,在南水北調中線、東線工程中,承擔著安全輸送水源的重任,確保優質水資源穩定供應。在 2014 APEC 峰會北京雁棲湖生態供水項目里,其可靠性能保障了供水系統的穩定運行,為峰會的順利舉辦提供了堅實后盾。在冬奧會張家口崇禮滑雪場項目中,該產品同樣發揮關鍵作用,助力打造優質的基礎設施。此外,外 3PE 內熔結環氧防腐鋼管還被水利部編入《2017 年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成為行業推廣的典 范。
在服務國家戰略工程的同時,億斯特始終將技術創新與民生需求緊密結合,推動科研成果向實際應用深度轉化。南水北調供水工程便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實踐。
在這項關乎民生福祉的重大項目中,億斯特的產品發揮了關鍵作用。針對輸水工程中過河、越路等復雜工況對管材的嚴苛要求,億斯特依托國家 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實力,創新推出外3PE內熔結環氧(FBE)防腐鋼管,以機械強度提升40%、耐腐蝕壽命超50年的硬核性能,重新定義輸水管網安全標準。
外3PE 內熔結環氧防腐鋼管,以食品級內壁涂層保障水質零 污染,高強度鋼材與密封技術實現全程無泄漏,超低糙率設計降低能耗30%,助力南水北調沿線幾億人喝上長江流域的優質水。該項目投運后,長江流域優質水源可安全輸送至千家萬戶,顯著降低輸水損耗與維護成本。
結束語
從齊魯大地走向世界舞臺,濰坊億斯特管業科技有限公司始終以技術創新為引擎,以品質為基石,在鋼材防腐領域深耕不輟。從南水北調的“國之重器”到冬奧場館的綠色工程,從服務國內民生到布局全球市場,億斯特用硬核科技詮釋了“中國智造”的厚度與溫度。
未來,企業將繼續秉持“經營的是誠信、銷售的是品質”的初心,以綠色低碳為方向,以技術突破為支點,在守護環境資源安全、賦能基建升級的征程上砥礪前行,書寫“技術筑基、引領行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