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太鋼不銹冷軋廠職工王偉正在認真對一批鋼板進行**后的質量把關。工作間隙,王偉告訴記者:"我主要從鋼板的表面質量和包裝質量進行檢驗,這算是末尾工序,在此之前的檢驗工序還有30多道。"
王偉負責檢驗的鋼板正是太鋼新研制的罐箱用不銹鋼冷軋板,不久將出現在國際市場。據了解,太鋼罐箱用不銹鋼冷軋板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80%以上,并"叫響"國際市場。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太鋼集團高端產品研制的步伐明顯加快。今年以來,一批新、優、特產品陸續問世,打破國外壟斷,成為太鋼搏擊市場,抵御鋼鐵寒冬的利器。據介紹,今年前10個月,太鋼實現利潤7.73億元,新產品的市場貢獻率達70%以上。
"這批硅鋼將應用于我國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制造上。驅動電機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對制造材料的性能、板形要求極高。此前,該類電機制造所需材料全部為進口。"就在與王偉相隔幾百米的太鋼冷軋硅鋼廠,該廠技術質量科科長楊鳳毛正對一批硅鋼產品進行性能測試。楊鳳毛介紹說,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市場潛力巨大。太鋼抓住市場機遇、助力中國制造,經過生產試制單位革新和優化工藝,經過產銷研全線協同攻關,其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用節能高效硅鋼成功問世,產品性能與同類進口產品水平相當,且具有更顯著的節能高效特性。
堅持把技術創新作為原生動力,太鋼持續推動產品向特色化和高端化發展,為中國制造提供著更多更好的高端材料。包括罐箱用不銹鋼冷軋板、新能源汽車用硅鋼在內,2016年,太鋼相繼推出10余種打破國外壟斷的新產品。這些新產品的問世,彰顯出太鋼旺盛的科技創新能力,同時也印證了太鋼勇闖市場的決心。
太鋼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曉波說:"盡管鋼鐵行業遇到了困難,但'一帶一路'和供給側改革給企業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主動適應市場、提高供給水平、加快科技研發步伐,這是鋼鐵行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的必然過程,也是包括太鋼在內的大型企業走出困境的可行之路。創造用戶更滿意的、引領產業發展的高端材料,全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是太鋼努力的方向。"